至善基金會是立足台灣、放眼亞洲的兒少發展最佳夥伴,致力於協助貧困與弱勢家庭的兒童擁有健康成長的機會。至善目前的服務地區涵蓋台灣、越南、雲南與緬甸,每年幫助超過35萬名孩子吃飽、上學,獲得照顧,讓他們在成長的路上不再孤單。
在台灣,至善深耕新竹縣的原住民部落二十多年,長期推動原住民母嬰健康促進、0-6歲嬰幼兒照顧、國小、國中及高中助學與陪伴、青少年職涯發展、部落人才培育等多元服務方案,並與社區協力共同打造支持家庭的照顧網絡。透過「在地參與」與「長期陪伴」的實踐精神,不僅回應當前的服務需求,更積極倡議社會公平正義,讓社會中最邊緣、最脆弱的族群擁有改變生命的機會。
未來,至善也將持續以「尊重多元文化,培力與陪伴」為核心精神,攜手更多夥伴,在亞洲各地拓展影響力,為兒童與家庭創造更有希望的未來。

▲2024年新竹尖石玉峰國小的學生受邀至「101夢想高飛音樂會」演出,將泰雅族的舞蹈力量從部落帶向都市。在教學資源不穩定的原鄉,至善以足夠的文化敏感度發展長遠的在地服務,支持兒少的天賦被更多人看見。
在台灣,至善深耕新竹縣的原住民部落二十多年,長期推動原住民母嬰健康促進、0-6歲嬰幼兒照顧、國小、國中及高中助學與陪伴、青少年職涯發展、部落人才培育等多元服務方案,並與社區協力共同打造支持家庭的照顧網絡。透過「在地參與」與「長期陪伴」的實踐精神,不僅回應當前的服務需求,更積極倡議社會公平正義,讓社會中最邊緣、最脆弱的族群擁有改變生命的機會。
未來,至善也將持續以「尊重多元文化,培力與陪伴」為核心精神,攜手更多夥伴,在亞洲各地拓展影響力,為兒童與家庭創造更有希望的未來。

▲2024年新竹尖石玉峰國小的學生受邀至「101夢想高飛音樂會」演出,將泰雅族的舞蹈力量從部落帶向都市。在教學資源不穩定的原鄉,至善以足夠的文化敏感度發展長遠的在地服務,支持兒少的天賦被更多人看見。
機構SDGs指標簡介
SDGS
主題
內容
SDGS
主題
終結貧窮
內容
提供貧童助學支持、培力原住民部落在地人才,並協助都市原住民婦女建立經濟自立能力
SDGS
主題
健康與福祉
內容
提供新生兒及孕產婦照護、醫療矯治、早期療育、職能治療與心理健康支持,確保兒少身心發展權益
SDGS
主題
優質教育
內容
提供助學金、課業輔導、才藝與民族教育課程,協助兒少發展潛能;並推動師資培力與教育資源強化,提升教學品質
SDGS
主題
減少不平等
內容
倡議少數族群兒少權益,辦理論壇、研討會、校園族群友善獎,促使政府正視偏鄉與族群資源落差,回應歧視與不平等現象
《編織原住民家庭創傷知情照護網》
本計畫範圍涵蓋新竹縣尖石鄉、五峰鄉、竹東鎮、橫山鄉及芎林鄉居住於原鄉與都市的原住民家庭,針對其0至6歲嬰幼兒、孕產婦及其主要照顧者,尤其關注高危孕產婦與新生兒的處境,提供關鍵照護服務。
從母嬰、家庭、幼兒園和社區四個面向切入,從培育具文化敏感度的社區工作者著手,將創傷知情照護融入幼兒發展各階段的實務工作中,採納創傷知情觀點,認識到照顧者健全的身心狀態才是孩童健康發展的基礎,鼓勵原住民家庭中的重要成員、社工、保育員、幼師、醫護人員和社區領袖,去覺察脆弱家庭中照顧者的壓力與代際創傷經驗,同步陪伴主要照顧者與嬰幼兒,給予愛與關心、正向的人際關係,調節其壓力並培養復原力,營造安全溫暖有歸屬感的創傷知情環境,確保計畫區域內幼兒健全成長並維護其主要照顧者的身心健康。

▲至善融入創傷知情觀點,同步陪伴主要照顧者與幼兒。
本計畫範圍涵蓋新竹縣尖石鄉、五峰鄉、竹東鎮、橫山鄉及芎林鄉居住於原鄉與都市的原住民家庭,針對其0至6歲嬰幼兒、孕產婦及其主要照顧者,尤其關注高危孕產婦與新生兒的處境,提供關鍵照護服務。
從母嬰、家庭、幼兒園和社區四個面向切入,從培育具文化敏感度的社區工作者著手,將創傷知情照護融入幼兒發展各階段的實務工作中,採納創傷知情觀點,認識到照顧者健全的身心狀態才是孩童健康發展的基礎,鼓勵原住民家庭中的重要成員、社工、保育員、幼師、醫護人員和社區領袖,去覺察脆弱家庭中照顧者的壓力與代際創傷經驗,同步陪伴主要照顧者與嬰幼兒,給予愛與關心、正向的人際關係,調節其壓力並培養復原力,營造安全溫暖有歸屬感的創傷知情環境,確保計畫區域內幼兒健全成長並維護其主要照顧者的身心健康。

▲至善融入創傷知情觀點,同步陪伴主要照顧者與幼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