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利亞落實「服務生命是一件快樂的事」,以全人全齡、多元化、連續性的服務,實踐從小到老的照顧承諾。從最小0-3歲的寶寶啟蒙到最弱極重多障,更深入最遠的金門離島與南投偏鄉早療據點;開展最難正向行為支持工作;開創多元且最自立的就業服務;陪伴他們走入最老的安老健康照護;一路建構最人本社區的居住模式及推動最普及生命教育行動,呼應CRPD、ESG、SDGs精神的卓越價值與永續行動,實現尊重與共融的理念,在社會每一個角落萌芽。

▲瑪利亞基金會推動 「安居.樂業.自立三軌共構計畫」—結合社會住宅建構人本居住模式,讓心智障礙者在人生下半場,能安穩、有尊嚴地生活。
機構SDGs指標簡介
SDGS
主題
健康與福祉
內容
本會從 0-3 歲提供極早期療育,並一路陪伴至壯年心智障礙者就業、居住,中高齡者的醫療復健與安老照護,構築全齡、全人的支持系統,促進身心障礙者終身健康福祉。
SDGS
主題
優質教育
內容
瑪利亞除提供心智障礙者專業服務,也積極推動生命教育,透過拍攝《真人圖書館》分享心智障礙者生命故事,並邀請真人圖書館講師走進校園演講,培養學生同理心與多元價值觀。此外,本會每年發起「小學生公益行動」至今已接近20年,全國超過二分之一的小學皆有參與過,讓公益不只是課本上的知識,而是從小內化為行動習慣,從小培養更具同理心、社會責任感的公民。
SDGS
主題
合適的工作及經濟成長
內容
透過4個社會企業品牌「Merry Young 快樂襪」、「瑪利MAMA手作麵包」、「瑪利媽媽清潔高手工作隊」及「MuMuCare雲端發展 」,從91年開辦就業服務至今共服務305,573人次,穩定就業率達65.7%,提供心智障礙者穩定就業與收入機會,實現經濟自主及尊嚴成長
SDGS
主題
減少不平等
內容
瑪利亞基金會致力於縮短城鄉、族群與心智障礙者的資源落差,除了提供多元的心智障礙服務,更深入金門離島(含列嶼島)與南投偏鄉,讓弱勢地區的心智障礙者也能獲得服務的機會。並透過小作所、庇護就業、社會企業與奢區居住「P.O.S 生活品質量表」等工具,提升服務對象生活自主性與社會參與度,消除因障礙、地域與年齡所造成的不平等,讓每位服務對象都能在自己的生活中被看見、肯定與接納
SDGS
主題
責任消費及生產
內容
長期推動「綠色瑪利亞」計畫,在社會企業「Merry Young 快樂襪」中導入環保再生理念,將回收寶特瓶轉化寶特瓶紗線,織造一雙快樂襪等同回收再利用兩支寶特瓶,減少資源浪費與碳足跡。同時提供心智障礙者創作、包裝及出貨等工作機會,讓產品兼具永續環保與社會價值,實踐兼顧環境與人本的創新服務模式
《安居.樂業.自立三軌共構計畫》
以障礙者需求為出發,瑪利亞服務的心智障礙者多已邁入中高齡,年邁服務對象衍生老老照顧「居住問題」,而台灣社區家屋資源不足僧多粥少;壯年服務對象面臨「就業問題」。有感於此,瑪利亞不以單點服務回應,而是從「安居、樂業、自立」三目標,建構立體化、可延續社區支持系統,串連障礙者生活各面向,實踐全人照顧。安居:結合社會住宅,擴增社區家屋;樂業:穩健營運社會企業「Merry Young快樂襪」,提供更多障礙者就業機會;自立:擴增1處小作所,培養障礙者自立生活能力;並研發全國首創「P.O.S生活品質量表」資訊系統,讓服務成效量化,提升服務品質,此系統將推廣給全國服務單位,嘉惠2萬名以上成人心智障礙者。
瑪利亞期待推動可複製且符合身障權益的社區支持模式,落實障礙者在地生活與社會融合,並樂於分享服務經驗,持續擴大善的影響力,實現利他共好。

▲瑪利亞基金會推動 「安居.樂業.自立三軌共構計畫」—穩健經營社會企業「 快樂襪」,發掘障礙者繪畫天賦,提供從設計、銷售到包裝出貨的多元就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