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傳善研究影響力決選發表會

2025年傳善研究影響力決選發表會

「頂天研究需要落地執行才能發揮更大的影響力。」由陳永泰公益信託主辦、輔仁大學社會創新與非營利組織研究中心協辦的2025 傳善研究影響力,在9月4日於政大公企中心國際會議廳舉行 傳善論文獎決選發表會,吸引全台近200位學者與社福實務工作者到場,共同見證研究如何轉化為行動。

論文百萬首獎 數位科技轉化為社福落地的解方

 

「頂天研究需要落地執行才能發揮更大的影響力。」由陳永泰公益信託主辦、輔仁大學社會創新與非營利組織研究中心協辦的2025 傳善研究影響力,在9月4日於政大公企中心國際會議廳舉行 傳善論文獎決選發表會,吸引全台近200位學者與社福實務工作者到場,共同見證研究如何轉化為行動。

今年的參賽共有 37 所大學,跨足社會科學、管理、教育、新聞傳播、資訊科技、法律等領域前來申請,收到近百篇論文,在經歷嚴謹的審查之後,共30篇碩博士論文入圍,題材涵蓋AI、ESG、媒體、長照、兒童權利、助人者心理健康等社福重要議題。最終10篇進入決選,入圍者需於現場公開簡報,並接受評審提問。本獎最大特色是由來自社福第一線的實務工作者進行投票,選出最落地的研究成果。

 

▲ 2025傳善論文獎決選發表會近200位社福實務工作者、學生和老師參與投票選出前三名。

 

2025年傳善論文獎特優百萬首獎由臺灣師大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許華倚博士獲得,探討「幸福感的描繪與促進:跨世代觀點與數位社群媒體對高齡者健康識能與生活品質的影響」,期待透過數位科技可轉化為高齡者幸福感介入工具,同時協助社福組織開創新的服務設計與永續擴散模式。優等兩位同學分別為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江佳蓉同學,以及同為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的陳秀蕙同學獲得。

 

▲ 臺師大許華倚博士的論文獲得首獎,探討數位社群提升高齡生活品質。

 

評審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兼任客座教授邱淑華指出,今年發表的論文不僅回應真實社會議題,更能提出解方與政策建議,並在研究方法與數據整合上展現亮點;台大社工系名譽教授馮燕則認為,十篇決選作品題材橫跨多元領域,顯示學術界對社福創新的投入與未來潛力;台大社工系傅從喜副教授感謝指導老師對社福的投入,期待能夠帶領更多學生加入研究;協辦單位主任吳宗昇則強調,傳善論文獎的價值在於透過學術讓實務更強大,並勉勵青年學者積極參與獎項,因為「任何可能都存在」。


▲ 2025傳善研究影響力評審委員由左至右分別有輔大吳宗昇主任、台大傅從喜副教授、台大馮燕名譽教授、世新大學邱淑華教授,認為在公益圈中尋找創新,是來自對社會現象的敏銳觀察與跨領域的對話。

 

展望未來,傳善研究影響力期望未來吸引更多不同學術領域的研究者投入,以關注社福現場的實際需求。藉由串聯學術界與實務界的對話與合作,讓研究成果真正落地,推動社會持續向更理想的方向前進。

 

▲ 前十名入圍者與陳永泰公益信託王景賢總幹事(右六)合影。學生由左至右為:陳世杰、吳家佳、陳薇勻、何姿穎、江佳蓉、許華倚、陳秀蕙、陳家聖、辛昀浩、羅玉婷。

取消訂閱電子報

聯絡我們

有任何問題歡迎寄信與我們聯繫,謝謝
auroratrust@aurora.com.tw

陳永泰公益信託傳善獎及公益活動資料蒐集告知事項及同意書

感謝您提供個人資料給本公益信託,為遵循法令,本公益信託謹依個人資料保護法規定告知以下事項:

  1. 蒐集目的:
    為進行「陳永泰公益信託」傳善獎、傳善論文獎及公益活動。
  2. 蒐集之個人資料:
    如姓名、性別、身分證字號、出生年月日、通訊住址、E-mail等資訊。
  3. 利用期間、地區、對象及方式:
    • 期間:辦理傳善獎、傳善論文獎及公益活動所必須及依法令規定應為保存。
    • 地區:中華民國境內。
    • 利用之對象:本公益信託以及與本獎項合作辦理本活動之公司、機構、單位,如台灣公益團體自律聯盟。
    • 利用之方式:得以紙本、電子文件、電子郵件傳送或其他合於當時科技之適當方式利用之。
  4. 提供者之權利:
    提供者提供本獎項或公益活動個人資料者,依個資法得行使以下權利:
    • 查詢或請求閱覽。
    • 請求製給複製本。
    • 請求補充或更正。
    • 請求停止蒐集、處理或利用。
    • 請求刪除。
  5. 提供者可自由選擇是否提供相關個人資料,唯若選擇不提供或是提供不完全時,將可能導致無法參與本獎項及公益活動。

請機構詳細閱讀上述「陳永泰公益信託傳善獎及公益活動資料蒐集告知事項及同意書」之全部內容,如機構勾選「已詳細閱讀此同意書」,並點選「確認同意」,即表示書面同意陳永泰公益信託依上述同意書,蒐集、處理及利用當事人個人資料。